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美商天龙图书网 搜索“系史” 共有 20 种商品

最近浏览的商品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清朝制度及其史事探实/南开学者书系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杜家骥|责编:付宏颖//姬璐璐|总主编:宁宗一//冯尔康     出版社:河北教育
  • 丛书项:南开学者书系
  •     《清朝制度及其史事探 实》一书主要是制度及与制 度相关史事的论文,内容有 清代制度、满族史这两大类 别,偏重于清代制度、满族 、八旗、满蒙关系方面,大 致为论文原文,仅将错字、 不准确的词语等作了修改, 个别文章内容有较大补充, 如《满族抱见礼》,某些文 章的题目,为了与正文内容 更贴切,而稍作了修改。另 外,为了给有这方面兴趣者 提供方便,特将《南开史学 家论丛》所收本人文章题目 、内容摘要,附于本集最后 ,以便读者先作初步了解并 得到线索。
  • 人民币:RMB 88.00 元     售价:NT$ 35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中国社会政治史(共4册)(精)/萨孟武作品系列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萨孟武|责编:杨柳青     出版社:三联书店
  • 丛书项:萨孟武作品系列
  •     萨孟武所著《中国社会 政治史》全书共四卷。全书 纵论中国各朝之兴亡得失, 除考据政治制度外,更引用 社会、经济、思想等各层面 的相关资料,以评析这些层 面的变动如何与政治制度相 互影响,最终甚至成为朝代 更迭的因素。 决定历史演进的条件, 往往是交互影响的,其中最 明显的莫过于政治与社会两 方面。书中除了详述宫中、 府中权力的转移、倾轧外, 也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介绍 币制、税赋、力役等对社会 造成的影响,及其如何冲击 历史的演进。另外,其不同 于其他社会史或政治史之处 就在于,揭示了社会科学与 历史的密切关系。其着力阐 明历史发展过程之因果关系 ,剖析了各类社会情况,如 民风、士气、经济、国防、 户口之多寡、土地之分配及 生产力、各种阶层之分立, 以及政治制度等等,对于政 治现象有何影响。最便利学 者的是,书中于每个朝代必 以表格方式详述其中央、地 方官制与文官制度,且剖析 该制度之优劣。 本书起草于1935年,完 成于1965年,实际写作共 花费22年。为成此书,萨先 生遍览群书,正史以外,通 鉴、奏议、书信等各种史料 ,多有参考。亦不惜斥资购 入数套二十五史以备查核、 编辑之用,其准备工作不可 不谓详尽,故自成书以来, 已成为研习中国历朝政治的 重要参考书籍。
  • 人民币:RMB 398.00 元     售价:NT$ 159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文化资本与道德(温州道德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温州大学党史党建研究系列丛书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方德志//孙武安|责编:唐红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
  • 丛书项:温州大学党史党建研究系列丛书
  •     本书以新时代以来“温 州模式”高质量转型发展 为背景,对“千年商港·幸 福温州”的道德文化发展 脉络和道德动因机制做了 历时性梳理和规律性揭示 :勾勒了以永嘉学派“以 利和义”思想为历史坐标 的温州传统道德事功精神 与近现代温州革命道德精 神、当代温州人创业精神 及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之间 的精神传承和义理发展关 系,指出了温州优秀传统 “文化”与现代温州民营“ 资本”和社会主义集体主 义“道德”原则之间的耦合 互动机制是构成“温州模 式”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道 德动因。“温州模式”的道 德动力机制形成,体现了 温州传统“以利和义”道德 事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 践真理观之间的义理融合 和现实应用,也体现了“ 两个结合”问题在温州的 探索和实践。推进“温州 模式”的道德动力机制研 究,对于新时代温州创建 “两个健康”先行区和“重 要窗口”及“共同富裕”示 范区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指 导意义,对于我们了解整 个“浙江模式”及中国式现 代化道路的动力机制也有 一定的理论启示意义。
  • 人民币:RMB 69.00 元     售价:NT$ 276.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中国知识界抗战后国家建设思想研究/历史与文化系列/学术近知丛书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曾凡云|责编:刘松弢     出版社:人民
  • 丛书项:学术近知丛书
  •     中国知识界关于抗战后 国家建设思想,主要涉及战 后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建设 问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建 设等宏观问题,还关注到了 与战后中国建设具有密切联 系的问题,如战后如何处置 日本等问题。这种关注,一 方面表明战时知识界继承了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所具有的 忧国忧民的传统;另一方面 也表明战时知识分子反映出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与献身精神,他们对战后维 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抱有巨大期望。本书通过分 析抗战后期中国知识界对战 后中国国家建设问题的认知 与影响,归纳和总结中国知 识界对战后中国国家建设所 起的历史作用,从而以知识 分子阶层的角度证明中国社 会的发展选择中国共产党和 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
  • 人民币:RMB 60.00 元     售价:NT$ 240.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新加坡江兜人社群建构与演化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孟庆梓|责编:宋燕鹏     出版社:中国社科
  • 丛书项:鼓楼史学丛书
  •     本书以个案研究和宏观 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结 合历史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 ,运用新加坡与中国两方面 的深入田野调查资料和有关 文献资料,具体地讨论19世 纪以来福清江兜移民如何移 民至新加坡并在当地社会变 迁场景中重寻生存之道,以 及充分运用祖先崇拜、乡族 观念、神明信仰等中国祖籍 地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凝聚社 群认同,进而在新加坡建构 出一个血缘、祖籍地缘、业 缘、神缘相结合的华人移民 社群形态及其当代演化情形 。本书之个案研究进一步印 证和丰富了东南亚华人社群 建构与演化的既有理论逻辑 ,并对当前学界东南亚华人 社会研究中的有关议题提出 了若干思考。
  • 人民币:RMB 108.00 元     售价:NT$ 43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辽代五京体制研究/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康鹏|责编:宋燕鹏     出版社:中国社科
  • 丛书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辽朝地方统治制度融合 了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两种 不同因素,具有鲜明的特色 。但由于史料极度匮乏,迄 今为止学界对于辽朝地方行 政制度的了解仍非常有限。 就连辽朝是否存在道(路) 一级的统治机构都是一个尚 未解决的问题,有关辽朝地 方行政制度的许多传统认识 还需要重新加以检讨,很有 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 以五京体制为中心探讨了辽 朝统治和治理地方的方式, 重点关注辽朝地方行政制度 的总体结构及地方统治政策 的特性。
  • 人民币:RMB 108.00 元     售价:NT$ 43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新生代农民工观念变迁与思想教育研究(精)/历史与文化书系/光明社科文库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房彬|责编:杜春荣     出版社:光明日报
  • 丛书项:光明社科文库
  •     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 工群体内部出现明显的代际 分化,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 我国农民工队伍的主体。市 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 的观念正发生变迁。本书利 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及社会学 相关理论,从乡土观念、消 费观念、就业观念、婚恋观 念4个层面,阐述新生代农 民工的观念变迁,剖析新生 代农民工观念变迁的特点与 原因,并基于思想教育是引 导观念变迁的重要途径,阐 释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价 值,揭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 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探索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路径 。
  • 人民币:RMB 89.00 元     售价:NT$ 356.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三至六世纪门阀士族与史学发展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金仁义|责编:汪逸     出版社:人民
  • 丛书项: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三至六世纪士族与史学 之间的互动,是理解这一时 期史学高度繁荣、把握士族 文化成就、认识士族社会时 代特征的锁钥之一。本书综 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在 勾勒士族参与史学建设总体 面貌的基础上,次第梳理了 士族史学撰述和史学思想诸 成就,发掘史学撰述中的士 族主体意识,探讨史学针对 士族社会功能的发挥,最后 对士族与史学互动进行理论 总结,认为士族通过参与、 引领与借重,推动了三至六 世纪史学的多途发展,成为 这一时期史学在外部环境发 生变化情况下的新动力。
  • 人民币:RMB 78.00 元     售价:NT$ 31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唐代特权阶层仕宦与社会流动研究(精)/历史文化系列/学术近知丛书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孙俊|责编:刘松弢     出版社:人民
  • 丛书项:学术近知丛书
  •     本书是一部研究唐代特 权阶层仕宦行为与社会流动 关系的学术著作。作者收集 传世文献、出土文书与墓志 碑刻等各类史料,在充分吸 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按照官职、门第、财富的多 元标准,对唐代社会阶层进 行划分,并阐释了各个阶层 的社会功能,认为唐代社会 是一个以官员阶层为主导, 士族、商贾阶层为辅助,农 民阶层为基础,贱口阶层供 服务的系统。这个社会系统 又是动态的,为维持正常的 新陈代谢——把优秀的和平 庸的人都分布到合适的位置 上去,系统就必须保持一个 正常有效的社会流动,但是 由于特权阶层对入仕途径的 把持,使唐代社会流动具有 很大的封闭性,除唐初一段 时间外,社会流动基本上是 在特权阶层内部进行的,主 要表现为高官子弟、大士族 、富贾群体都有相当大的几 率可以流入到高官群体中, 这一趋势在高宗、武后时期 开始形成,愈到唐后期就愈 为明显,终于在懿宗时形成 了阶层固化。这样就使得非 特权阶层精英无由上达,导 致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新陈 代谢功能遭到破坏,而非特 权阶层精英并不甘心沉沦, 为争取向上的社会流动,发 动了大规模的民变。最终非 特权阶层用武力打破了阶层 固化,在地方上形成了一个 个的新特权阶层,并逐步取 代了唐中央。
  • 人民币:RMB 90.00 元     售价:NT$ 360.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王奇生     出版社:社科文献
  • 丛书项: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     从1924年起,国民党师法俄共(布)的组织形式, 将党建在国上,实行以党治国,一党专政。但是,孙 中山三民主义理念中的政治蓝图又是基于西方民主体 制而设计的。这样一来,国民党实际上是借鉴两个不 能同时并立的政治架构,拼装了一台不伦不类的政治 机器,一方面依照西方分权学说,设立了五院(行政 、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另一方面又依照苏俄 党治学说,设立了集权的中执会、中政会。在欧美民 主政治国家,有立法、司法、行政等分权的机关,没 有党治的那些委员会;而在苏俄那样的党治国家里, 有集权的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委员会,却五分权的独立 机关。而国民党则兼收并蓄。 事实证明,这种兼收并蓄,弊漏百出。一方面, 国民党对政权的独占和垄断,意味着孙中山所设计的 民主宪政蓝图成为泡影;另一方面,三民主义体系中 的民主宪政目标,又使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处于十分尴 尬的境地,也时常成为体制外势力用来批判和攻击其 党治的有力武器。 国民党仿照俄共实行一党专政,而在实际运作中 ,其组织散漫性,又像西方议会政党。国民党是一个 弱势独裁政党。国民党并非不想独裁,而是独裁之心 有余,独裁之力不足。国民党实际上根本不具备专政 的社会条件和自身实力。抗战前夕,国民政府仅控制 了约25%的国土和66%的人口。由于党力不足,县以 下农村基层社会任由土豪劣绅和地痞流氓打着其旗号 胡作非为。国民党政权的支撑力量不是党员和党机器 ,而是军人和武力。在党、政、军三者之中,党的力 量最为脆弱。无论战时抗日,还是战后“剿共”,最 先瓦解的往往是党部,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军队; 收复某一个地方,最先到达的首先是军队,其次是政 府,最后才是党部。在共产党那里,党充分发挥了政 治核心的作用;而在国民党那里,党完全沦为军政的 附庸。蒋介石最为倚赖的是军队,而不是党。在蒋介 石重军轻党思想主导下,军权日趋膨胀,党权日趋低 落。从中央至地方,军权凌驾于党政之上,党治徒有 其表。名义上是以党治政,以党治军,实际上是以军 统政,以军控党。 国共分家后,国民党漠视当时中国实际存在的阶 级对立和冲突,声称代表“全民”利益,而这样一种 “全民”利益实际上并不存在。国民党企图把本身的 基础建立在彼此利益相互冲突的各阶级联盟之上,其 结果却是两不讨好。“全民”中没有哪一个阶级,真 正认同或感觉到国民党确实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国民 党自然也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它的社会阶级基础。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 织形态)(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由王奇生著。
  • 人民币:RMB 168.00 元     售价:NT$ 67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最后的家天下(少壮亲贵与宣统政局)/满蒙权贵与20世纪初的政治生态研究书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 所属分类:政治法律>>政 治>>中国政治     作者:杨猛|编者:孙燕京|责编:王敏|总主编:孙燕京     出版社:华夏
  • 丛书项: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     清代政治的“家天下”色 彩较重,最高统治者重视发 挥皇室成员的作用,形成了 亲贵辅政的“家法”。由宗室 王公构成的亲贵集团是统治 集团的核心部分,在清代国 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清 史稿·诸王传》谓之“内襄政 本,外领师干”“以摄政始, 以摄政终”。宣统年间的亲 贵用事历来被视作导致清王 朝覆灭的一大弊政,这一时 期柄政的亲贵,除奕劻外皆 是年富力强、新进政坛的少 壮派,他们参与了宣统朝清 廷的历次重要决策,对政局 走向有重要影响。 本书尝试以宣统朝少壮 亲贵的政治实践为考察对象 ,以时间为线索,将宣统朝 分为摄政开启、立宪提速、 走向危机三个阶段,动态地 展现少壮亲贵与宣统政局的 互动关系。本书着力搜集与 少壮亲贵相关的各类史料, 以实证为基础,注重对重要 史实的建构与关键细节的考 掘,包括少壮亲贵与元老派 、言官、立宪派、袁世凯集 团的互动,少壮亲贵对调整 中枢、缩短立宪年限、筹划 新内阁等重要决策的影响, 少壮亲贵在保路风潮、武昌 起义、南北议和等重要事件 前后的所作所为等问题,深 入、系统地探讨了少壮亲贵 对宣统年间政局走向的影响 ,丰富了对清末政情的认识 。
  • 人民币:RMB 79.00 元     售价:NT$ 316.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商品搜寻:
  • | 进阶搜寻
首页新手上路客服中心关于我们人才邀请联络我们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