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最近浏覽的商品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河北十番樂音樂研究(博士學位論文)

  • 所属分类:藝 術>>藝 術>>音樂     作者:崔曉娜     出版社:中央音樂學院
  •     河北十番樂是流傳在河北保定地區和承德地區的 古老器樂樂種,也是我國北方地區與清代宮廷音樂關 系密切的一個重要樂種。 崔曉娜的《河北十番樂音樂研究》一書,運用了 樂種學的研究理念及方法,選擇相對穩定的傳統十番 樂社,結合早期遺存樂譜及音響資料,通過對河北十 番樂在音樂形態方面,如樂種的主奏樂器、樂隊組合 形式、樂譜與曲目、宮調體系、曲式結構等進行了全 面的梳理與系統的考察與研究。
  • 人民幣:RMB 78.00 元     售价:NT$ 31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亨利·考埃爾創新理論及其作曲實踐研究/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

  • 所属分类:藝 術>>藝 術>>音樂     作者:陳沛|責編:周丹//王瑩瑩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 丛书项: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
  •     亨利·考埃爾是20世紀西 方音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 美國作曲家,其理論著作《 新音樂資源》(New, Musical Resources,1930) 中所涉及的技法創新對後來 的作曲家,乃至整個西方音 樂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 響。有學者認為該著作可能 是美國作曲家表達現代音樂 創作理論最早的一本著述。 由於相關資料直至2000年 才對公眾開放,因此對該著 作中相關理論研究的廣度和 深度都有待于進一步拓展與 深入。本論文圍繞考埃爾《 新音樂資源》中相關論述, 以「創新理論」的界定來確立 所研究對象的範疇,對其創 新理論進行解讀與闡釋,並 通過對他的相關作品進行分 析,考察其理論在實踐中的 運用,從而客觀地對其創新 理論的影響和意義,以及從 音樂文化的層面所折射出來 的音樂思想進行評價。 本文以「創新理論」作為 論述核心,並將它作為敘述 的線索,溯源窮流,引導出 四個層面的問題,分為五個 章節來進行論述:第一個層 面為「創新理論」構建的總體 論述,即本文的第一章。主 要圍繞「創新理論」範疇的界 定、「創新理論」構建的泛音 基礎、「創新理論」的成因三 個方面進行解讀。第二個層 面為「創新理論」的具體內容 ,即本文的第二章。主要對 「創新理論」中音簇的構建、 形態的分類、進行的方式進 行梳理,以及對節奏理論中 時值、節拍、力度、曲式等 要素進行闡釋。第三個層面 為考埃爾「創新理論」運用的 相關創作分析,總結其在作 品中起到的作用,即第三、 四章。第三章音簇理論的實 踐,主要圍繞音簇運用中體 現的調性、色彩、織體三個 方面特徵進行分析。第四章 節奏理論的實踐,主要對「 節奏理論」的運用在時值、 節拍、曲式三個方面進行分 析。第四個層面為考埃爾「 創新理論」的意義評價,即 第五章,從「創新理論」技法 層面的影響,以及從音樂文 化角度對其折射出來的音樂 思想進行歷史評價。
  • 人民幣:RMB 50.00 元     售价:NT$ 200.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星海音樂學院2019屆碩士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選集/樂海星蕾

  • 所属分类:藝 術>>藝 術>>音樂     作者:編者: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責編:黃文科//傅迪//馮月盈     出版社:暨南大學
  • 丛书项:樂海星蕾
  •     《星海音樂學院2019屆 碩士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選 集》的3篇碩士學位優秀論 文,集中體現學校近年來碩 士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和創新 精神。《霧靄中的潛行者— —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研究》,指出勃拉姆斯《第 二交響曲》主要顯示的是「 逃離」貝多芬交響樂的影響 ,表現的是自我心靈的慰藉 ,正是這一點,使他的交響 樂有別於此前的門德爾松與 舒曼,更與其時風行的「新 德意志樂派」相悖,而更接 近古典主義音樂理想,反映 出星海學子較紮實的「音樂 學分析」研究法的能力素養 。《18l1年以前歐洲音樂即 興創作的歷史變遷及其緣由 與意義》指出,即興音樂活 動作為創作與表演合一的音 樂原生形態,是人類感受美 、認識美、創造美最直接、 最生動的體現,但其充滿靈 動的變化性、隨機性和非文 本性,使得對其的研究充滿 困難。該選題以1811年以 前歐洲音樂即興創作為研究 對象,在提示其歷史變創作 自然相輔相成的生動情景, 是一篇富有開拓創新性的碩 士學位論文。《「學習共同 體」視野下的街頭音樂研究 ——以廣州大學城為案》, 從社會學和文化學的角度出 發,將參與廣州大學城街頭 音樂活動的大學生作為一個 「學習共同體」,密切結合個 案特性,按照「學習場所、 學習過程、成員關係、學習 結果」四個要素,探究其在 哪學習、學到什麼、產生什 么影響,以及成為什麼樣的 人,進而描繪廣州大學城音 樂學習共同體的願景,並嘗 試提出建設大學城校園街頭 音樂特色文化的建議,充分 體現了我校當代大學生把「 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的責 任感和使命感。
  • 人民幣:RMB 59.80 元     售价:NT$ 239.2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復調技法探究--以三部交響樂為例/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

  • 所属分类:藝 術>>藝 術>>音樂     作者:葉思敏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 丛书项: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
  •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 曲家之一。他以其作品數量之多、風格涉獵廣泛、個 性特徵鮮明而成為音樂界矚目的焦點。他在創作中期 所推崇的新古典主義亦是20世紀上半葉重要的作曲流 派。在早期作品大獲成功之後,斯特拉文斯基在創作 中期轉向新古典主義,對自己的音樂語言是一種約束 和挑戰,對其自身風格的形成和發展也是一種完善。 另一方面,他創作了諸多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作品,並 在公開場合不斷宣傳,也對這種風格的形成與確立起 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葉思敏著的《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復調技法 探究--以三部交響樂為例》選取了他在這一時期創作 的三部以交響樂命名的大型管弦樂曲,即《詩篇交響 曲》《C大調交響曲》及《三樂章交響曲》作為切入 點,簡析了這三首作品的結構,並進一步從復調學科 的視角,分析了作曲家的單聲部寫作技巧及多聲部寫 作邏輯,即旋律、節奏、節拍、和聲、調性、對位、 模仿、賦格,及多織體處理等方面的技術構成和形態 特徵。這也正是本文的創新之處。由於斯特拉文斯基 以及新古典主義風格是音樂學者們樂於探討研究的課 題,有關於此的參考文獻已有不少,但斯氏曾經多次 發表言論,指出復調技術對其創作風格形成的重要性 以及自己對巴赫等復調大師的崇敬,因此本文試圖通 過對其大型作品的分析、研究,深入而全面地探尋復 調音樂創作技法與思維是如何在其作品中得以實踐, 並影響其整體創作風格的。 在結論中,本文提出,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 主義」,並沒有寫出古典主義的實質,而是利用了古 典主義的外形來寫作自己的反發展的音樂。他以自己 強烈的個性特徵和大量的音樂作品,賦予了古典主義 新的時代特徵和生命力。
  • 人民幣:RMB 35.00 元     售价:NT$ 140.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爵士作曲(附光碟理論與實踐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專業教材)

  • 所属分类:藝 術>>藝 術>>音樂     作者:(美)特德·辟斯|譯者:趙仲明     出版社:人民音樂
  •     當你一想到爵士作曲家時,他們當中的哪一位會 浮現在你的腦海里呢?莫頓(Morton)、查理·帕克 (Charlie Parker)、杜克·艾林頓(Duke Ellington)、比博普爵士樂隊的創始人與小號手迪茲 ·吉萊斯皮(DizzyGitlespie)、鋼琴手泰羅尼奧斯· 蒙克(Thelonious Monk)、查爾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以及鮑博·布魯克邁威爾(Bob Brookmeyer)……介紹他們以及更多的其他爵士作曲 家的作曲技法正是特德·辟斯著趙仲明編譯的《爵士 作曲(附光碟理論與實踐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專業教 材)》一書的宗旨。 自20世紀初起至今,爵士作曲已經成為了一門既 有嚴格規則,又能充分表達人類情感深度與廣度的音 樂藝術。儘管長期以來,爵士音樂與爵士作曲仍然被 人們神化。然而,伯克利音樂學院教授爵士作曲課程 長達25年的特德·辟斯教授撰寫的《爵士作曲——理 論與實踐》一書,使得爵士作曲不再神秘。 本書包括能有效示範爵士旋律、和聲,以及節奏 的CD,同時還包括為旋律、和聲、節奏寫作的各種習 題。你可以通過這些練習,開始創作屬於你自己的爵 士音樂作品。
  • 人民幣:RMB 99.00 元     售价:NT$ 396.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基於電腦可視化音響參數分析的研究(附光碟)/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

  • 所属分类:藝 術>>藝 術>>音樂     作者:楊健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
  • 丛书项:音樂博士學位論文系列
  •     20世紀的器樂演奏風格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早期歷史錄音 給當代聽眾的第一印象往往不太理想:總體速度偏快,節奏比較松 散自由,弦樂滑音偏多,合奏的整齊度、音準等技術的精確度均大 大低於今天的普遍標準等。另一方面,相對於20世紀末21世紀 初人們所慣常的那種精確、整齊、平滑、冷靜而節制的當代演奏,早 期錄音常常能以一種更加純真的態度體現出無拘無束的藝術想象 力、豐富而明確的意義、令人感動的個性化因素等。《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 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基於電腦可視化音響參數分析的研究》 主要通過 對20世紀早期錄音與現代錄音之間的分析對比,並結合相關文獻 中的記載,從科學和傳統兩方面來闡明這種風格轉變的核心特徵 構成及其形成原因,並在此基礎上對音樂表演的本真性和未來的 發展方向等問題作出推斷。 對演奏風格轉變的研究重點主要放在了與時間相關的速度、 節奏等具有普遍性的結構特徵上,為此採用了能夠較好凸現有機 連貫性的高斯窗演算法平滑后的速度曲線、力度曲線、演奏蠕蟲和 101偏離度曲線等電腦輔助的可視化方法。結果表明20世紀 末的演奏在避免速度與力度的自然關聯性的同時,很多具有結構 意義的速度彈性被逐漸節制,微觀速度和節奏也越來越規整、平滑 而精確,並越來越講究整體協調性和統一性等。 由於音樂表演的表現力因素必然要求演奏相對於樂譜有一定 偏離,因此這種精確化、規整化的趨勢從科學角度來看實際上是逐 漸限制了藝術創造的基本空間;而從傳統角度來看,諸如速度彈 性、「旋律自由而伴奏保持嚴格速度」的聲部錯位、時值緩急重音、 過附點、欠附點、不平均音符、和弦的琶音處理等演奏慣例大都具 有久遠的歷史,時常是創作階段完整藝術構思的一部分。因此,當 代演奏在拘泥於譜面精確性的同時實際上很可能遠離了作品的本 真性和作曲家的本意。 對錄音技術發展脈絡的梳理,表明錄音和傳播技術是促使這 種風格轉變最重要的原因之_,直接導致了音樂表演中自發性和 即興性的消失,對細節和技術完美度的關注超過了整體藝術性並 逐漸造成了一種均質化、標準化和全球化的中庸雷同傾向。此外, 學院派的教學方式和過多的音樂比賽等因素也加速了這一個性消 失的進程。 本研究所採用的科學手段與傳統文獻相對照的綜合視角,直 觀地展現了雖均有所感但通過人類知覺和文字描述又無法明確捕 捉的演奏風格特徵演變的動態過程,並澄清了一些歷史上長期模 棱兩可的演奏實踐基本概念上的誤區。除了起到提升音樂學科完 備性和科學性等理論目的以外,也希望能給21世紀信息時代的演 奏者如何作出符合音樂表演藝術固有價值的構思取捨提供參考。 《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徵及其形成原因——基於電腦可 視化音響參數分析的研究》 由楊健編著。
  • 人民幣:RMB 32.00 元     售价:NT$ 128.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