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活世界中的功利主義(哲學原理與歷史實踐)

  • 作者:巫懷宇|責編:陳卓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269189
  • 出版日期:2023/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1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功利主義可概括為兩個原則,即「最大幸福原則」和「利益的平等考量原則」。正是簡練的理論,為萬千變化的實踐留出了充足空間,能夠在一切歷史條件下給出某個最不壞的解。這既要理解原初給予的體驗,又要平等權衡每一則幸福。前者入乎其內,後者出乎其外,從兩個方向滲入、穿透了歷史世界的方方面面。於是,實踐哲學延伸到兩個方向,一是對諸體驗的意義與理解的研究,二是對政治經濟諸構造的研究。功利主義可以充當諸社會科學的樞軸,將其融化匯合。哲學澄清生活中日用而不知的原理,令其自覺,雖沒有改變原理,卻已改變了它所在的世界。這就是功利主義的總戰略:將道德理論回撤到最抽象的不敗之地,是為了以最小的負擔在普全的生活世界中推進道德實踐。

作者介紹
巫懷宇|責編:陳卓
    巫懷宇,南京人,1987年生。聖安德魯斯大學文學碩士,杜倫大學史學碩士,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於藝術學雜誌《詩書畫》任編輯。現為獨立學者、書評人。研究興趣集中在現代哲學、道德哲學和近代西歐史。著有《大地上的尺規——歷史、科學與藝術的現代哲學剖析》。

目錄
前言 以一馭萬
第一章 作為啟蒙主義的功利主義
  一 功利原則的界定
  二 功利原則的元倫理學爭議
  三 功利主義與生殺諸問題
第二章 作為平等主義的功利主義
  一 平等之尺度與人的道德能力
  二 個人行為與社會功利
  三 超越差異的道德平等及其政治實踐
  四 幸福與德性的合一
第三章 相關當代論爭
  一 功利主義的目的與手段
  二 道德哲學中的心理主義謬誤
  三 功利考量的成本與道德責任的邊界
  四 非個人性、目的論與道德哲學
第四章 相關法學與經濟哲學問題
  一 道德哲學與人類行為學
  二 作為行為調節裝置的法律
  三 異質性、可比較性與多元性
結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