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詩與意識形態(從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古代詩學觀念的生成)/中華學人叢書

  • 作者:李春青
  • 出版社:北京師大
  • ISBN:9787303233526
  • 出版日期:2019/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3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李春青著的《詩與意識形態(從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古代詩學觀念的生成)》從歷史和思想史演變的角度考察了從兩周之初到兩漢時期詩歌功能的演變軌跡以及中國古代詩學觀念生成的過程,揭示了在這一時期詩歌功能、詩學觀念與政治史、思想史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從周人立國之後的意識形態建設角度闡釋了詩歌在當時的重要政治意義。作者認為,兩周至春秋之時,詩歌功能是在人神關係、君臣關係、貴族之間三種語境中遞相轉換的。「中篇」闡述了儒家話語系統在周人禮樂文化的基礎上生成以及詩歌從官方話語向民間話語的轉換過程。「下篇」具體考察了漢代士人階層與君權集團之間「共謀」而建構大一統的國家意識形態的過程以及士大夫階層作為社會「中間人」的諸特性,並揭示了《詩經》在意識形態建構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作者介紹
李春青
    李春青,男,1955年生,漢族,北京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副院長、文藝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外文學理論學會理事,全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研究會理事。     著有《魏晉清玄》《烏托邦與詩——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與文學價值觀》《詩與意識形態》《趣味的歷史》《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中國古代文論教程》等。

目錄
導論:文化詩學的研究路向
  一、重建文化語境——文化詩學之入手處
  二、尊重不同文類間的互文本關係——文化詩學的基本原則
  三、在文本、體驗、文化語境之間穿行——文化詩學的基本闡釋策略
  四、文化詩學的其他方法論問題
  五、「古史辨」派《詩經》研究之反思
  上篇  西周意識形態建構與詩之功用
第一章  西周初期的意識形態建構
  一、周初的封建與貴族階層的形成
  二、「制禮作樂」與意識形態建構
  三、「敬」與「德」的意識形態意義
第二章  詩產生的文化空間
  一、關於「詩言志
  二、詩作為人神關係語境的言說
  三、詩作為君臣關係語境的言說
  四、詩作為同儕或平輩之間的言說方式
第三章  周初至戰國時期詩歌功能的演變軌跡
  一、《周頌》與「正雅」的意識形態內涵
  二、文化歷史語境的變化與詩歌功能的轉變
  三、春秋「賦詩」「引詩」的文化意蘊
  中篇  儒學話語霸權形成原因及儒家詩學的基本品格
第四章  中國古代士人烏托邦精神的原始生成
  一、春秋戰國之際文化空間的變化
  二、話語的轉換
  三、價值的轉換
第五章  儒學話語霸權形成的文化邏輯
  一、論點辨析
  二、儒家的「中間人」角色
  三、儒家能夠成為「中間人」的原因
第六章  士人思想家的「立法」活動與儒家對詩歌功能的新闡發
  一、士人思想家的「立法」衝動及策略
  二、孔子對詩歌功能的新認識
  三、孟子的認同意識及其詩學表徵
  四、苟學與思孟之學的主要差異及荀子詩學的獨特性
第七章  士人烏托邦的詩性特徵
  一、儒學的詩性意味
  二、道家之學的詩性特徵
  三、易庸之學的詩性訴求
  四、《呂覽》的詩性蘊涵
第八章  關於「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一、「王者之跡熄而詩亡」何謂
  二、「詩亡然後《春秋》作」何謂
  三、「詩亡」與「《春秋》作」的象徵意味
  下篇漢儒的意識形態建構與漢代詩學的若干問題
第九章  士人與君權的共謀:儒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之軌跡
  一、儒者的努力
  二、君權系統對儒學的接受過程
  三、君權系統與士人階層的結盟及儒學主導地位最終確立
第十章  作為意識形態建構工程之重要部分的漢代詩學
  一、關於《詩序》傳承與演變的邏輯軌跡

  二、漢儒「諷諫」觀念的生成
  三、關於《詩大序》
  四、漢代詩學的另一種聲音
第十一章  鄭玄詩學
  一、鄭玄的價值取向
  二、鄭玄的「正變」論
參考書目
後記
再版附記
中華學人叢書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