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歷史災荒研究的義界與例證/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學術文庫

  • 作者:卜風賢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0331555
  • 出版日期:2018/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6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卜風賢著的《歷史災荒研究的義界與例證》由災害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歷史災害風險與糧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災荒史比較研究以及歷史災害與社會發展研究四個論題組成。這四個問題都是災害史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界正在討論甚或存在爭議的學術議題。在災害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方面,論述了災荒文獻資源的整理利用以及相關問題,梳理了災荒思想觀念的發展演變,指出了災害史研究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在歷史災害風險與糧食安全研究方面,嘗試探索一條基於歷史災荒特徵並借鑒現代災害學原理的風險評價路徑,從總體上對歷代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做了初步測算,並將這種測算結果與糧食安全問題結合起來,以求在災害與民生之間建立內在的邏輯關係。在中西方災荒史比較研究方面,通過歷史災荒成因的對比分析提出了因應中西方災荒特徵的彈性災荒和剛性災荒概念;通過中西方災荒頻度及影響的比較提出災害結構的概念,指出中西方災荒歷史的本質差別;通過中西方災荒史中農業技術要素的考察充分肯定了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的減災功能;通過中西方災民生活史的考察揭示了中西方災荒的特徵表現及其社會影響因素。在歷史災害與社會發展研究方面,從個案、區域和國家三個維度討論了自然災害成災應對的歷史過程,提出了衡量災害嚴重程度和社會控制力度的重要指標——「災荒指數」。

作者介紹
卜風賢
    卜風賢,男,1966年3月生,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主要從事科技史和災荒史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培養博、碩士研究生40多名。相關科研成果先後發表于《史學理論研究》《地理科學》《中國史研究動態》《中國農史》等學術刊物,並出版《農業災害學》《農業災荒論》《周秦漢晉時期農業災害和農業減災方略研究》等學術專著。

目錄
一 災害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中國傳統農業災害觀的早期形態
  歷史災荒資料的信息識別和利用
  我國歷史農業災害信息化資源開發與利用
  先秦時期西北地區災荒資料探研
  中國古代救荒書中的減災技術資料價值評估
  中國古代救荒書研究綜述
  中國災害史研究中的自然與人文學科趨向——第三屆中國災害史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科技史視野下的災害與減災問題——陝西省科技史學會學術年會紀要
  歷史災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問題
二 歷史災害風險與糧食安全研究
  傳統農業時代鄉村糧食安全水平估測
  《科學時報》問糧系列之六:傳統中國的糧食安全——一個「高水平的陷阱
  《詩經》中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中國的糧食安全及應急預案:糧食儲備的意義
  中國的乾旱與飢荒:基於歷史記錄的災害風險評估
三 中西方災荒史比較研究
  中西方歷史災荒成因比較研究
  中西災荒史:頻度及影響之比較
  農業技術進步對中西方歷史災荒形成的影響
  災民生活史:基於中西社會的初步考察
四 歷史災害與社會發展研究
  西漢時期的水患與人水關係
  瓠子河決的歷史記憶——西漢洪水事件及其兩千年災害敘述
  霧霾的歷史觀照與現實關注——基於科學史的霾態問題思考
  政區調整與災害應對:歷史災害地理的初步嘗試
  古代災后政區調整基本模式探究
  兩漢時期關中地區的災害變化與災荒關係
  西漢時期西北地區農業開發的自然災害背景
  歷史時期西北地區的農業化及其自然與人文原因
  西北地區傳統農業減災技術史考察
  重評西漢時期代田區田的用地技術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