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岷江上游生態足跡分析與人居環境優化研究

  • 作者:趙兵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76552
  • 出版日期:2018/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7
人民幣:RMB 10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趙兵著的《岷江上游生態足跡分析與人居環境優化研究》以生態足跡理論為研究基礎,通過生態足跡核算方法對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域進行核算和分析,開展有關生態足跡計算模型的構建及其模型修正研究,在全面論述該乾旱河谷區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確立該區域的森林牧草、水域濕地、農田作物等生態屏障建設重點內容,提出由生態產業、生態林業和生態人居三大主體構建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支撐體系,對水資源節約與集約利用、生態補償和制度保障等生態屏障的保障要素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把握岷江上游區域生態系統的空間特徵、生態敏感性和生態功能性基底,提出有效維護該區域生態經濟和資源環境保護的綠色發展道路。最後還選取在岷江上游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黑水縣開展生態足跡核算和分析。
    本書可作為資源環境、生態學、城鄉規劃學、產業經濟學、水資源管理等學科研究者及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環境保護部門、城鄉規劃管理部門、經濟管理部門、水利部門、林業部門的管理者和決策者以及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趙兵
    趙兵,男,漢族,1965年生,四川西充人,博士,西南民族大學城市規劃與建築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山地城鄉規劃學術分委會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城市經濟學科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南地區建築院校教育聯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建設人才開發促進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會展經濟促進會理事,四川省鄉土建築教育理事會理事。兼任《規劃師》、《工業建築》、《小城鎮建設》、《新建築》等校外學術期刊理事,《西部人居環境學刊》特聘審稿專家。主要從事生態規劃、區域規劃和城市經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主持四川省科技支撐和科技攻關等省部級縱向項目16項,主持建築規劃設計類橫向項目28項。在國內重要核心期刊等學術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6篇,獨立出版學術專著3部。主持國家民委和四川省的專業教改項目3項,主講課程分別獲得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校級精品課程建設、校級試卷庫建設、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等項目支持,獲校級教學質量及教學成果獎勵。     電子郵箱:zhaobin_swun@sina.com。

目錄
第1章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發展基礎和資源條件
  1.1  岷江上游地區區情概況
    1.1.1  岷江上游地區環境概況
    1.1.2  岷江上游地區資源概況
    1.1.3  岷江上游地區經濟社會概況
  1.2  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條件
    1.2.1  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特性及其對流域經濟的影響
    1.2.2  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的需求與供給
    1.2.3  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的經濟均衡
  1.3  岷江上游地區的生態特徵探析
    1.3.1  岷江上游地區面臨的基本生態問題
    1.3.2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問題的形成機理
    1.3.3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分區
第2章  生態足跡理論研究及模型修正
  2.1  生態足跡理論分析
    2.1.1  生態足跡理論研究現狀
    2.1.2  生態足跡的概念及其內涵
  2.2  生態足跡計算模型及其模型修正
    2.2.1  生態足跡中人均消費量計算
    2.2.2  生態足跡等量化因子的確定
    2.2.3  生態承載力計算
    2.2.4  生態盈餘/生態赤字計算
  2.3  生態足跡模型的應用領域
    2.3.1  生態足跡被廣泛應用在生態經濟的多個領域
    2.3.2  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度量
第3章  岷江上游生態足跡的計算與可持續發展分析
  3.1  數據來源
  3.2  數據處理分析
  3.3  岷江上游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與分析
    3.3.1  岷江上游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
    3.3.2  岷江上游2012年生態承載力計算
    3.3.3  岷江上游2012年生態盈餘/赤字計算
  3.4  岷江上游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結果與可持續發展分析
    3.4.1  岷江上游地區5縣的生態足跡計算結果
    3.4.2  岷江上游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分析
第4章  生態屏障建設的內涵與研究進展
  4.1  生態屏障建設的內涵及特徵
    4.1.1  生態屏障建設的內涵
    4.1.2  生態屏障的基本特徵
  4.2  生態屏障建設的研究階段分析
    4.2.1  探索階段
    4.2.2  初期階段
    4.2.3  中期階段
    4.2.4  深化階段
  4.3  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地位、目標與方向
    4.3.1  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地位
    4.3.2  岷江上游生戀屏障建設的目標
    4.3.3  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重點建設方向
第5章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
  5.1  流域生態經濟理論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總述

    5.1.1  生態經濟與生態產業
    5.1.2  流域生態經濟
    5.1.3  可持續發展理論
    5.1.4  對我國流域生態經濟現有文獻研究視角的思考
    5.1.5  對現有文獻研究視角的再思考
  5.2  岷江上游流域地區產業與生態方面理論研究的主要觀點
    5.2.1  產業角度
    5.2.2  生態環境治理角度
    5.2.3  城鎮體系布局角度或其他方面
  5.3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產業體系構建
    5.3.1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產業體系建設
    5.3.2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主導產業確立
第6章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產業發展與生態屏障建設
  6.1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工業發展
    6.1.1  岷江上游地區發展生態工業的必要性
    6.1.2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工業發展思路與發展布局
    6.1.3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工業發展路徑
    6.1.4  進一步優化岷江上游流域的工業結構
    6.1.5  加快岷江上游地區生態工業園區發展
  6.2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農業發展
    6.2.1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農業發展總體分析
    6.2.2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種植業發展途徑
    6.2.3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畜牧業發展研究
    6.2.4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漁業發展研究
  6.3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服務業發展
    6.3.1  岷江上游生態旅遊業發展分析
    6.3.2  氓江上游生態旅遊業發展定位與布局研究
  6.4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經濟發展與生態屏障建設耦合分析
    6.4.1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經濟發展與生態屏障建設雙向促進關係
    6.4.2  基於生態功能區下的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經濟發展與生態屏障建設分析
    6.4.3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經濟發展與生態屏障建設耦合優化結構分析
第7章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林業發展與生態屏障建設
  7.1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林業基礎狀況
  7.2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林業發展分析
  7.3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林業建設布局
    7.3.1  岷江上游重要生態功能森林恢復區
    7.3.2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生態恢復型林業區
    7.3.3  岷江上游生態屏障型林業建設區
    7.3.4  紫坪鋪庫區防護型林業建設區
  7.4  岷江上游地區生態林業發展目標與對策
  7.5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林業發展與生態屏障建設關聯分析
    7.5.1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林業直接服務於生態屏障建設
    7.5.2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區域經濟發展促進富民增收
    7.5.3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林業是生態屏障發展的關鍵要素
第8章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人居體系與生態屏障建設
  8.1  建設目標與城鎮功能
  8.2  景觀結構建設
    8.2.1  美化城鎮生態景觀
    8.2.2  完善公共綠地系統
    8.2.3  創建綠色社區

  8.3  完善城鎮基礎設施
    8.3.1  城鎮供水及排水系統建設
    8.3.2  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8.4  城鎮體系規劃設計
    8.4.1  行政建制調整
    8.4.2  岷江上游地區城鎮中心職能和經濟職能
    8.4.3  城鎮空間結構
  8.5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人居環境優化與生態屏障建設目標分析
    8.5.1  岷江上游流域地區城鎮結構優化有助於生態屏障建設
    8.5.2  城鎮空間結構優化促進生態屏障建設
    8.5.3  城鎮空間結構優化與生態屏障建設目標一致
第9章  基於水資源生態足跡的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經濟發展研究
  9.1  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管理研究
    9.1.1  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
    9.1.2  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動態配置分析
    9.1.3  提高岷江上游流域水資源承載力的策略
    9.1.4  岷江上游流域節水途徑
  9.2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產業協調發展研究
    9.2.1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產業內部的協調發展
    9.2.2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產業與空間的聯動效應
  9.3  岷江上游流域生態產業發展的路徑探索
    9.3.1  科學規劃,提供導航
    9.3.2  產業優化,奠定基礎
    9.3.3  構建生態監控體系,提供災害風險信息
第10章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屏障建設中的生態補償分析
  10.1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屏障建設中生態補償的理論依據
    10.1.1  外部性——岷江流域生態產業發展的政府干預行為
    10.1.2  產權理論——生態產業發展的市場交易行為
  10.2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屏障建設補償的模式探討
    10.2.1  政府主導型和市場主導型
    10.2.2  資金補償和價值補償
  10.3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屏障建設補償的政策設計
    10.3.1  建立科學的生態補償評估體系,健全補償標準
    10.3.2  實施「異地開發」,加快建立生態產業發展功能區
    10.3.3  建立多層次的流域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完善補僂基金績效考核
    10.3.4  構建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保障岷江流域長期生態安全
  10.4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屏障建設補償的機制設計
    10.4.1  岷江上游流域地區生態屏障建設補償的前提機制
    10.4.2  岷江上游流域地區生態屏障建設補償的運行機制
    10.4.3  岷江上游流域地區生態屏障建設補償的保障機制
第11章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生態屏障建設的制度創新
  11.1  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創新,完善制度保障
  11.2  完善流域監管立法體系,提供法律依據
  11.3  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資金保障
  11.4  加快產業技術體制創新,強化技術支撐
  11.5  積極推進林業產業發展,提升基礎保障力
  11.6  全域發展生態經濟產業,培育核心競爭力
第12章  岷江上游乾旱河谷區黑水縣生態足跡的計算與分析
  12.1  研究區域——黑水縣的基本情況
    12.1.1  地理位置

    12.1.2  地形地貌
    12.1.3  氣候條件
    12.1.4  人口及自然資源狀況
    12.1.5  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12.2  研究區域的數據來源
  12.3  研究區域的數據處理分析
  12.4  黑水縣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與分析
    12.4.1  黑水縣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
    12.4.2  黑水縣2012年生態承載力計算
    12.4.3  黑水縣2012年生態盈餘/赤字計算
    12.4.4  黑水縣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結果分析
  12.5  黑水縣2008?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與可持續發展分析
    12.5.1  黑水縣2008?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
    12.5.2  黑水縣2008?2012年生態足跡計算結果分析
    12.5.3  黑水縣2008?2012年生態承載力計算
    12.5.4  黑水縣2008?2012年生態赤字/盈餘計算與可持續發展分析
  12.6  黑水縣2008?2012年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
    12.6.1  黑水縣萬元GDP生態足跡與資源利用率
    12.6.2  黑水縣生態足跡多樣性分析
    12.6.3  黑水縣生態經濟發展能力分析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