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民俗文化鑒賞

  • 作者:蕭洪恩
  • 出版社:團結
  • ISBN:9787512660618
  • 出版日期:2018/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4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蕭洪恩著的《民俗文化鑒賞》強調從生命體驗的角度進入民俗文化世界,以欣賞、挖掘、品味為基本訴求,以讀者可能的實際參與——發現、理解、鑒賞家鄉民俗為基本形式,實現對民俗文化現象的解讀、理解,認識民俗文化主體的豐富生命及民俗文化本身的生命特徵,借以提升讀者的精神境界,從而加深理解中國文化的境界。

作者介紹
蕭洪恩
    蕭洪恩,男,1961年5月生,湖北成豐縣人,1986年7恩參力工作。分別于1983年、1986年、2006年在武漢大學獲得哲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現任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教授,雲南少數民族哲學思想研莽基地首席專家。貴州民族大學水書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兼任中國少數民族哲學與社會思想史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周易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等。主要著作有《土家族口承文化哲學研究》。《土家族儀典文化哲學研究》《鄧小平民族理論研究》《易緯文化揭秘》《土家族哲學通史》《20世紀土家族哲學社會思想史》,《長江流域的農耕文明-國脈民天》《長江流域的豐饒漁牧:漁娼牧歌》《長江流域的林海漭原;。綠浪飛法》《長江流域的生態世界:天人之鏡》《微情,風親》《問道土家族哲學》《石朝江苗學研究。哥論集》《易緯今注今譯》等,並主編有《巴文化研究》《農村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機制研究》,《社會行政》等著作,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目錄
緒論  人啊!認識你自己
  一、「瞧,這個人」
  二、你是誰?我是誰?
    (一)漁樵耕讀
    (二)士農工商
    (三)九老十八匠
    (四)三百六十行
    (五)五服、九族
  三、人的自然生命與文化生命
  四、人人都是文化人
    (一)「漁樵耕讀」的文化意義
    (二)「士農工商」的文化內涵
    (三)「九老十八匠」的文化精神
    (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故事的民俗意義
    (五)「五服、九族」的文化精義
第一章  民俗文化:老百姓的心靈天空
  一、民俗的鑒賞與分享
    (一)作為文獻的民俗事象
    (二)發現日常生活的橋樑
    (三)提升生命境界的途徑
    (四)充當文化主人的責任
  二、民俗與文化的含義
    (一)「民俗」的含義
    (二)文化的含義
    (三)民俗文化的含義
    (四)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文明與野蠻的爭論
    (一)「民俗」究竟是何種層次的文化?
    (二)擔責重建德國民族精神的德國民俗學
    (三)民俗學在中國興起並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
  四、官與民溝通的橋樑
    (一)民俗文化「起于壘土」的基礎作用
    (二)「國家元氣,全在風俗」的關鍵地位
    (三)「為政之要,辨風正俗最其上」的固本價值
    (四)「范希文兩字關情」的和諧訴求
第一章  民俗的特徵:生命形式與文化活性
  一、民俗與百姓的生命樣態
    (一)民俗文化的範圍
    (二)天地之大德日生
    (三)生命在民俗中延伸
    (四)由民俗規定的思維方式
  二、生產生活與民俗文化活性
    (一)民俗文化有著生命活性
    (二)民俗為著「安身」與「安心」
    (三)民俗通過教育民眾獲得生命內涵
  三、環境與多元文化空間
    (一)「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自然地理空間
    (二)「改正朔、異服色、移風易俗」的歷史地理空間
    (三)「一去二三里,各有一鄉風」的文化地理空間
第三章  民俗的類型:生存基礎與生成訴求

  一、民俗主體與文化主人
    (一)在生產生活中形成民俗
    (二)在人文化成中享受民俗
    (三)大家都是文化人
    (四)鄉村文化精英
  二、生存需要的民俗投影
    (一)人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形成與發展
    (二)民俗文化反映著生存需要
    (三)中國民俗文化的地域差異
  三、民俗的文化境界訴求
    (一)俗亦載道
    (二)俗亦傳神
    (三)俗亦立志
    (四)俗亦寄情
第四章  民俗的內容:知識民俗與技能傳承
  一、地方性基礎知識概述
    (一)地方性知識與普遍性知識
    (二)民俗文化是一種地方性知識體系
    (三)民俗地方性知識的文化價值
  二、民俗中的地方性知識
    (一)科技知識
    (二)生活知識
    (三)生產知識
  三、民俗傳承的媒介意義
    (一)民俗文化的符號互動
    (二)民俗文化的媒介特性
    (三)民俗傳承的多樣媒介
    (四)民俗文化的地方特性
  四、社會變遷的民俗機制
    (一)文而能化
    (二)變教化俗
    (三)因俗而治
第五章  民俗的發展:民俗創新與民俗轉型
  一、民俗的有形與無形
    (一)有型與無型的劃分
    (二)關注自然之無形
    (三)關注無形之精神
    (四)關注無形之表現
  二、總把新桃換舊符
    (一)部分「民俗」成為歷史
    (二)部分「民俗」精神發生了轉型
    (三)部分新「民俗」不斷產生
  三、試唱新翻楊柳枝
    (一)「民俗」成熟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
    (二)敢於和善於迎接新的「民俗」
    (三)中國民俗的世界化與世界民俗的中國化
第六章  民俗的品味:詩史思與民俗文化審視
  一、詩性智慧:詩話民俗——中秋月:
    (一)中秋之名
    (二)中秋之初

    (三)中秋之俗
    (四)民族之花
    (五)中秋之詩
  二、史的深刻:史化民俗——端午情
    (一)端午節之名
    (二)端午節之由
    (三)歷史情懷
    (四)民族之花
    (五)內美屈原橘樹品格
  三、思的洞察:哲理民俗——子貢觀臘
    (一)臘祭為上古年節
    (二)臘祭古在十月
    (三)臘祭為古虎祭
    (四)民族之花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