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地下水科學)/學術引領系列/國家科學思想庫

  • 作者:編者:中國科學院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549457
  • 出版日期:2018/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7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叢書是中國科學院組織數百位院士專家聯合研究的系列成果,涉及自然科學各學科領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學科發展戰略研究項目。
    中國科學院編的《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地下水科學)/學術引領系列/國家科學思想庫》系統梳理國內外水文地質學科的發展歷程,總結學科的戰略地位、發展規律和內在邏輯,前瞻性地分析學科中長期發展趨勢,凝練出學科前沿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同時,面向國家和社會長遠戰略需求,提煉出符合我國發展需求、具有我國地域特色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特色的新問題和重大戰略研究方向。並在此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為提高我國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水平、促進我國水文地質學科發展,發揮學術引領和政策驅動作用。
    本書適合高層次的戰略和管理專家,相關領域的高等院校師生、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閱讀,是科學工作者洞悉學科發展規律,把握前沿研究領域和重點方向的重要指南,也是科技管理部門重要的決策參考,同時也是社會公眾了解地下水資源學科發展現狀及趨勢的權威讀本。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科學院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學科戰略地位分析
  第一節  學科特點
  第二節  國家和社會需求分析
    一、維持水資源安全供給是地下水科學的首要任務
    二、水質利用和地質環境保護的需求強勁
    三、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需要地下水科學支撐
    四、地下水科學在地球系統科學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  學科戰略目標與發展重點
    一、深刻認知地球水循環特徵,揭示地下水資源形成分佈規律
    二、探討複雜地下水系統中的物質與能量輸運機理
    三、提升精細觀測、模擬地下水系統性狀和行為的能力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生態環境
  第一節  地下水資源構成與可持續性
    一、地下水資源及其特點
    二、地下水資源分類與構成
    三、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地下水資源構成的影響
    四、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五、關鍵科學問題
  第二節  地下水與地質環境
    一、區域地下水位下降與上升
    二、地面沉降
    三、岩溶塌陷
    四、海水入侵
    五、土壤鹽漬化
  第三節  地下水與表生生態環境
    一、研究現狀
    二、關鍵科學問題
  第四節  特殊類型地下水
    一、地下熱水
    二、礦泉水
    三、滷水資源
  第五節  中國區域水文地質
    一、青藏高原
    二、乾旱內陸盆地
    三、黃土高原
    四、大型平原
    五、沿海地區
    六、岩溶地區
    七、基岩山區
    八、紅層地區
    九、展望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地下水水質安全
  第一節  地下水水質與人體健康
    一、特殊地下水的水質特徵與人體健康
    二、地下水灌溉與食品安全
    三、未來的研究重點

  第二節  原生劣質地下水
    一、概述
    二、我國原生劣質水分佈特徵
    三、高砷地下水
    四、未來的研究趨勢
  第三節  地下水污染與防控
    一、地下水污染研究現狀
    二、地下水污染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三、地下水污染研究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地下水水源地保護
    一、概述
    二、地下水水源地的區域規劃
    三、地下水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區劃
    四、地下水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保障
    五、地下水飲用水源地風險管理
    本章參考文獻
第四章  前沿與重大科學問題
  第一節  水循環與地下水資源形成分佈規律
    一、區域水循環、多水轉化、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二、補給、徑流與排泄過程
    三、古水文地質與古氣候記錄
    四、全球變化與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五、人類活動影響下地下水環境的演化
  第二節  複雜地下水系統中的物質與能量遷移微觀機理
    一、孔隙度和滲透率的發育和演化
    二、孔隙尺度的過程及其耦合與影響
  第三節  地下水系統的地質微生物學研究
    一、研究現狀
    二、科學問題與學科發展趨勢
  第四節  地下水非線性系統動態耦合模擬
    一、自下而上的方法
    二、複雜系統理論及其在地下系統中的應用
  第五節  地下水與糧食、能源安全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五章  新技術與新方法
  第一節  地下水監測
    一、監測技術方法與設備
    二、監測網路設計
    三、監測井新技術
  第二節  水文地球物理
    一、水文地球物理方法及其觀測尺度
    二、水文地球物理反演
    三、未來發展趨勢
  第三節  水文地質試驗
    一、井孔水文地質試驗
    二、原位觀測試驗
    三、室內模擬試驗
  第四節  水文地質遙感信息技術
    一、遙感技術在水文地質領域的應用
    二、GIS技術在水文地質領域的應用

    三、GNNS技術在水文地質領域的應用
    四、未來發展趨勢
  第五節  地下水模擬
    一、概述
    二、地下水數學模擬
    三、未來發展趨勢
  第六節  同位素水文地質技術
    一、同位素測試技術的快速發展
    二、地下水補給的示蹤技術
    三、地下水同位素測年技術
    四、水岩相互作用示蹤的非傳統同位素技術
    五、地下水污染的同位素示蹤技術
    六、地下水古氣候信息的提取
    七、未來發展趨勢
  第七節  地下水資源評價與管理
    一、地下水資源評價
    二、地下水資源管理
    三、未來發展趨勢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六章  學科資助戰略
  第一節  發達國家地下水科學研究的資助戰略
    一、國際地下水科學發展戰略與研究計劃
    二、國際地下水科學研究發展態勢文獻計量分析
  第二節  我國地下水科學研究的資助戰略
    一、研究資助情況分析:布局、研究方向
    二、研究論文產出規模及其影響力
    三、研究論文反映出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建議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七章  中國地下水科學發展的建議與措施
  第一節  加大地下水科學領域的重大項目支持
  第二節  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和地下水觀測網建設
  第三節  加強跨學科教育,培養地下水科學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
  本章參考文獻
彩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